Yang Lu

每天进步一点点

  • 主页
  • 分类
  • 归档
所有文章 友链 关于我

Yang Lu

每天进步一点点

  • 主页
  • 分类
  • 归档

做一个擅知者

2019-09-23
字数统计: 3k字   |   阅读时长: 10分

文章导航

× 文章目录
  1. 1. 做一个擅知者

做一个擅知者

“擅藏者,人不可知。能知者,人无以藏。”

这是军师联盟里,曹操对司马懿的评价,当然,今天把这句话放在这里,并不是说让人去藏,而是说对事物发展中的细节、背景的掌握及其潜在的影响,在本文中,稍改一个字,能知者,事无以藏。当然,我自己的想法也是警示自己,力求让己知吧。

为什么会想到这个话题呢?这两天跟朋友小聚聊天,除了说到面对的具体问题之外,还说到了视野、坚韧、思维方式、环境和平台对发展的影响以及顺势而为、因势利导等话题,也颇有感想。印象深刻的是不约而同的提到了面对未知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个话题,也可以理解为所谓的周全、严谨与执行。很多事情,道理很简单,说起来也是谁都会的,但是,真正做到感同身受的时候,又是另一个感觉,正如范恒博士说的“我觉得老祖宗留下来的话,基本都是对的,那是在大样本、大概率下在不同行当里验证过是正确的东西”。在这里,我还是比较俗的拿来两个被说烂了的动物来说。。。。是的,知道聪明如你已经想到了,一个是黑天鹅,一个是灰犀牛。虽然这两个名词是经济领域常用的,但是,对于一个人、一个团体,甚至全球所有人们看待世界、应对变化来说(当然,看待经济也是看待世界的一个角度,同时,此处刨除集体无意识下的盲动,仅说客观观察),其间道理又何尝不是如此?

首先还是重新再提一下这两个定义吧。

灰犀牛

“灰犀牛”比喻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这是米歇尔·渥克提出的一个概念:在非洲大草原,你看到一头灰犀牛,向导警告不要离它们太近。但你觉得灰犀牛身躯笨重又行动迟缓,所以你放松了警惕继续行走。突然,它强大的爆发力猛得向你狂奔过来…

黑天鹅
“黑天鹅”比喻小概率而影响巨大的事件。其来源事这样的:在发现澳大利亚的黑天鹅之前,17世纪之前的欧洲人认为天鹅都是白色的。但随着第一只黑天鹅的出现,这个不可动摇的信念崩溃了。黑天鹅的存在寓意着不可预测(这里的不可预测,我的理解是在时间点上的不可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它在意料之外,却又改变着一切。

是的,两者都是某种意义上的危机,一个是“重要但不紧急”(这个状态指最初发现问题的当时)的事情的影响,一个是突然但重要的变化。但事情总有正反面,当事情反过来看的时候,这种危机,有可能是种机遇,当然,机遇这种事情,往往只是为常人眼中的“疯子”(是的,再次澄清,这里的疯子是指基于其对客观的认识和判断,有充足预案和充分准备的那种)准备的。说到这个准备,也就是基于对事物、事件等的认识,以及相应的因对策略。因为人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做事方式不同,或者简言之,世界观不同,对事物、事件的认知和处理方式也各不相同,有的是凭主观意愿而祈求,有的是凭主观臆断而孤注侥幸,有的是凭有限的经验、认识去臆想盲动,有的是凭认识事情不可逆或者不可抗时的束手无策或者无动于衷,当然还有种是先前深挖的本质、尽量贴近客观地认识事物,力争做好积极的应对和准备。

引用一个比较形象的小故事:

想象一只每天有人喂食的火鸡。每次喂食都使它更加相信生命的一般法则就是每天都能得到人类的友善喂食。随着友好喂食的次数增加,火鸡的信心也增加了,虽然被屠杀的危险越来越近,它却感到越来越安全。感恩节前的星期三下午,一件意料之外的事将发生在它身上,从而导致一次信念的转变。

这个故事中,如果把“火鸡”看作是火鸡本身的话,于它,这是个“黑天鹅事件”,而如果把故事当作寓言的话,这个故事倒更像是“灰犀牛事件”。

某种东西在过去一直起作用,直到它出乎意料地不再起作用。我们从过去获得的知识可能是危险的误导。喂你的那只手,也可能是拧断你脖子的那只手。

个人以为,很多貌似“黑天鹅”的事件,实际上只是“灰犀牛”,其间的差异只是观察的角度不同,事情的发生,有其可能性又有其必然性,当然,临界时的某些具体变量是有其随机性和偶然性的,如果视野足够大,或者思维足够缜密有充分预判时,“黑天鹅”倒是也可以做好准备的。说到这里,又要说回黑天鹅的特征了:

黑天鹅事件有四个特征:

  1. 发生非常罕见,
  2. 影响却非常巨大,
  3. 尽管事后有万般解释,事前却根本无法预测,
  4. 但是可以事先做好预防。

黑天鹅中照样会出现灰犀牛和黑天鹅。这两天比较有意思的一个例子是滴滴,在早些的几年前,出租车数量有限,特殊时段、特殊地点也很难打车,当然更不必说“不去!”这种直截了当的拒绝了。这时候滴滴出现了,网约车帮我们避免在寒风烈日下打车,而后的补贴和私家车的接入,也确实让大家获得了实惠,滴滴以“黑天鹅”的身份打破了原有出租车的模式;然而,后续因为扩张的需求和监管不利,导致的各种恶性事件,我想就不必细说了;在此之外,网约车聚合平台的迅猛发展,则又给滴滴们再一次沉重的打击。

再一个严酷的例子,我想,做药的,特别是做干扰素和/或从事丙肝基础研究、治疗的各位应该很清楚。曾经丙型感染(HCV)的标准治疗方案是以干扰素为基础的PEG-IFN联合利巴韦林RBV(PR)方案,且依据病毒基因型及人体IL-28B基因多态性不同而制订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使得CHC治愈率达到60%以上,在我国部分地区甚至超过80%。而在索非亚(Michael Sofia)将PSI-6130化腐朽为神奇的改进获得PSI-7977,也就是索非布韦(sofosbuvir,也有翻译为索福布韦等其他名字)后(从没有疫苗到12周治愈,神药是如何诞生的? ),直接抗病毒(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s,DAA)药物开始正式走入人们的视野,经大规模临床实验发现,PSI-7977联合干扰素和病毒唑,或只联合病毒唑进行12周治疗,某些丙肝患者即可达到治愈效果。随着新药研发的不断突破,2018年WHO更新的《慢性HCV感染患者的管理和治疗指南》提出建议简化丙肝医疗服务实施模式,推荐采用泛基因型DAA方案治疗所有HCV RNA阳性患者(消除丙型肝炎,始于“3T”,不止于“3T” ),助力实现2030年消除丙肝这一目标(丙型肝炎 )。当然,该类药物的横空出世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此处暂时排除药品上市前临床评价存在固有的局限性和药物上市后监测(post-marketing surveillance,PMS, 治肝勿伤肝——上市后监察数据提醒重视蛋白酶抑制剂(PI)的肝损问题 )因时间、人群(DAA用药安全笔记(二)丨美国FDA新发药物安全警告肝损伤 )等的不全面等导致的潜在的用药安全问题,对于我们人类这个族群来说,无疑是巨大的突破和收获,而对于传统单一产品的干扰素企业来讲,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灭顶之灾(段钟平教授:2019版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征求意见稿)解读 )。
当然,正向的亦有极度悲观主义者任正非任总“备胎计划”的“海思芯片”和“鸿蒙系统”,此处不再详述,相信度娘和知乎会给出充分的论据。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又可以看到,灰犀牛的特征如下:

一是可预见性;
二是发生概率高,具有一定确定性;
三是波及范围广、破坏力(或者说是影响力)强。

黑天鹅总是突袭,而灰犀牛一直都在。

面对灰犀牛,考察的是我们的风险控制的意识和能力。我们一般有五个表现 :否认、侥幸、被迫反抗、恐慌、崩溃。

1、否认– 很多人过于乐观地评估未来的生活,不考虑潜在的危机。
2、侥幸– 像鸵鸟,也可以称为“混”的阶段,意识到危机可能会来,但希望危机能够自行解决或者可能被其他解决,想方设法把问题推给将来,总觉得船到桥头自然直。
3、被迫反抗– 关键时刻一拖再拖会造成很大的机会成本,一系列不合理的动机和质疑将成为行动的阻碍,最终导致诊断延误。
4、恐慌– 时间花在郁闷和恐慌上,即是等待成本。机会不断被浪费,行动能力衰竭,陷入等死模式。痛苦的延长并不能减少痛苦的总量。
5、崩溃阶段——通常已经太晚了。该来的迟早会来,长期积累的危机很可能突然爆发,将人一下击溃。

个人认为,如果不在第2阶段改变思想和行动,或者说,在第一阶段就没有储备足够的认识,事可休矣。。。。

而面对黑天鹅,则是考察我们的积累和急智。虽然黑天鹅出现的时间点不可预测,但是,这种事情必然存在其出现的可能性,为避免恐慌,可只做可能性预案而不宜做预测,问题出现时积极应对各种紧急变化,尽量避免最差解,保持足够冗余为事情发展留出缓冲。

面对类似以上的种种变化,若要从容应对,则是需要建立在充分预判、了解、认识等基础上的,也就是篇首所谓的“知”,至于如何能知,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策略,此处暂不详述,有时间可以再开一贴补充。

最后,关于如何知,再补充个名词或者,视角:塔马拉效应–塔马拉是捷克雷达专家弗·佩赫发明的一种无源雷达,它与其他雷达最大的不同就是不发射信号而只接收信号,故不会被敌方反雷达装置发现。塔马拉效应引申到传播学、管理学等方面,是指一种逆向思维。

你本无心,奈何命运,你若有心,命运奈何。

本文作者: Yang Lu
本文链接: https://yangluom.github.io/2019/09/23/做一个擅知者/
版权声明: 本作品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许可协议 进行许可。转载请注明出处!
赏

谢谢你请我吃糖果

支付宝
微信
  • 现象
  • 偶记
  • 哲学
  • 认识论
  • 方法论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微信分享二维码
回顾地球生命的起源
逢7就跳过的python实现及pass、continue、exit()及break的区别
0 comments
Anonymous
Markdown is supported

Be the first person to leave a comment!

© 2019 Yang Lu
本站已安全运行 2193 天 16 小时 25 分 23 秒 Hexo Theme Yilia by Litten
本站总访客:15446 || 本站总访问量:18530次 || 本文总访问量:61次
  • 所有文章
  • 友链
  • 关于我

tag:

  • meiosis
  • histone modification
  • ZCWPW1
  • H3K4me3
  • Epigenetics
  • python
  • biying
  • shell
  • 蛋白质-DNA互作
  • 技术
  • 现象
  • 偶记
  • PY12306
  • 毛选
  • 科研
  • 格式
  • Nature
  • 转载
  • 生命起源
  • PDB
  • structure analysis
  • Hexo
  • Yilia

    缺失模块。
    1、请确保node版本大于6.2
    2、在博客根目录(注意不是yilia根目录)执行以下命令:
    npm i hexo-generator-json-content --save

    3、在根目录_config.yml里添加配置:

      jsonContent:
        meta: false
        pages: false
        posts:
          title: true
          date: true
          path: true
          text: false
          raw: false
          content: false
          slug: false
          updated: false
          comments: false
          link: false
          permalink: false
          excerpt: false
          categories: false
          tags: true
    

  • 一个与地球生命起源有关的故事:人类是如何解开这个谜题-下

    2019-10-13

    #转载#生命起源

  • 一个与地球生命起源有关的故事:人类是如何解开这个谜题(上)

    2019-10-13

    #转载#生命起源

  • 回顾地球生命的起源

    2019-10-13

    #生命起源

  • 做一个擅知者

    2019-09-22

    #现象#偶记

  • 逢7就跳过的python实现及pass、continue、exit()及break的区别

    2019-09-18

    #python

  • PDB文件格式说明

    2019-09-16

    #PDB#structure analysis

  • 抢票神器PY12306的使用

    2019-09-12

    #PY12306

  • Ubuntu里切换默认python版本

    2019-09-11

    #python#shell

  • 调查就是解决问题

    2019-09-10

    #毛选

  • 启

    2019-09-07

  • 抓取每日biying图片

    2019-09-01

    #python#biying

  • 蛋白质-DNA互作研究--技术更迭!

    2019-08-28

    #蛋白质-DNA互作#技术

  • Nature 投稿: 格式指南

    2019-08-20

    #科研#格式#Nature

  • 雄性减数分裂I前期需要组蛋白修饰reader ZCWPW1,而雌性非必须

    2019-08-20

    #meiosis#histone modification#ZCWPW1#H3K4me3#Epigenetics

  • Hello-World之后

    2019-08-09

    #Hexo#Yilia

  • Hello World

    2019-07-25

  • Sci-Hub
  • ClinicalTrials
  • cortellis
  • Unimod
  • DrugBank
  • KEGG DRUG
  • PubMed
  • Uniprot
  • EMBL-EBI
  • RCSB PDB
  • DeepMind AlphaFold
  • Roadmap Epigenomics
  • ENCODE
  • UCSC Genome Browser
  • WashU Epigenome Browser
  • Biopython
  • Bioconductor
  • PyMOLWiki
  • OmicX
  • illumina
  • ExPASy
  • 环球科学
  • 智慧芽





天坑专业从业然道行尚浅,唯有好奇与热情,喜观世之过往又好察己之将来


困知格浅致深

勉行辨末就本